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

《世法哲言》(四十三)

自己如具驕傲之心或行是絕對不利的,因為驕傲就好似一顆腐爛、霉壞的種子,這個種子是不發芽的,更談不上吐葉、開花、結果了,而謙虛才能摧肥壯苗,使幼苗苔粗、速壯,長得很快。這是什麼原因呢?因為驕傲的人往往狂妄自大、目中無人,動輒夸夸其談,所以人們不願意與之接觸,更不願意幫助他了。因此古人有一句話,叫做「驕招惡,謙受益」,只要謙虛,人們覺得你好處,就願意接近你,與你交朋友,乃至盡力來幫助你,最後你的事業、你的一切都能成功。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

《世法哲言》(四十二)

下面之明言,是由三個決定其因而結成的果。第一,就是說,凡是要富裕、富貴,說庸俗一些,就是指發財、致富,首先就是要得之於勤快,要勤勞,要有正當的衝力去做,因此凡是富裕之人,必須具備勤快的因素。第二,要合其才華,如果只勤快而沒有才華,也不能去爭取事業的,有了才華,有了學識,才能進入第三,即是定業要正,選擇的道路要是正道而不是邪道,事業是有前途的、光明的,不是陰暗的、狹窄的、倒閉的,如果做到這三點,最後就可得到良好的收獲,結出優良的果實。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

《世法哲言》(四十一)

有些人為什麼喜歡惡而不喜歡善呢?一說到做惡事他就高興得很,做壞事他躍躍欲試,做對自己有益的事也興趣盎然,而做好事、利益他人的事,他就不願意去做,甚至於連邊都不願意去沾,其原因就是,凡是惡道,都出於私利,出於自已所得到利益而實施的一種行為,比如占別人的錢財、占別人的便宜等,都是為了從損害別人的利益中自己得到好處,所以他喜歡去做,因此惡道對有些人來說似乎是寬得很,便於自已行步,所以有的人就往往喜歡去做。那麼善道呢?大部分是屬於施品破利的事情,即用嚴格的道德標準來約束自己,把自己的利益讓給別人,讓別人幸福,因此有些人就覺得這個步行之路很窄,對自己不利,所以無德無品之士,就不喜歡做善事,只願意做惡事,而有德有品之人則往住喜歡把自已的利益讓給別人,這樣最終人們會喜愛他、尊重他,那種喜歡惡事的人呢?人們會反感他的,因為人都有靈性鑒別之心,好壞善惡都會從心地之中感受出來。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

《世法哲言》(四十)

這個明道之言語告訴我們,所有社會上的一切事情之成功,基本上可以這樣說,都是在挫折當中吸取教訓,在失敗當中取其經驗,如果由於一次的失取,便不再進一步的去爭取,退了下來,這種人就是一種無知俗人、無能之士,永遠沒有前途。迎難而上,遇到困難,不怕困難,想辦法克服困難,堅決上去,這種人就是聰慧之人。但迎難而上,要在不斷的實踐中積累精華,取其優越之經驗,那麼最後才能得到事業成就之果。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

《世法哲言》(三十九)

凡是那些既沒有能力、品德又低下的丑劣之人,大多數都抵賴、誹謗、嫉妒有才幹的人,有才幹的人往住無端遭到這批無能、無知識的劣惡之徒的誹謗、詆毀,其實他們做出的不良行不僅使他們自身受到傷害,還給事業帶來影響,給社會造成損失。無數的事例說明了這樣一種現象,無能無學的人,大部份是要破壞有才有識之士的。而具備道德的有學問的人,則大多數是敬佩和效研、學習其他人的優異成績,見到別人好的地方,他就會讚嘆,所以由此  看來,整個人類社會基本上都是,無能劣徒以藏於自己的私癖,來抵賴、遮蓋自己的不足之處,作遮羞護短之用,没有其它什麼多的理由可談,這種行為的目的就是為了遮藏羞癖,擊滅公益,妄自增格。